机会成本与边际效应

当学投资学出身的 Adam 忽然问我:选择项目A我可以获利500,选择B获利600,我选择项目A或B的机会成本各为多少? 我还真有点回答不上来。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般是指面临多种选择时,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造成的损失,Adam 提出的解释是:选择B损失500,选择A损失600,所以A的机会成本大 … 我虽然觉得差不多,但好象并不完全正确。

经过与精算师沟通,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应该是:选择 A 的机会成本是 100 ,正是由于选择了 A 而未选择 B ,则损失了 600-500=100,而 B 的机会成本是 0 ,因为你已经选择了最大的获利,所以没有损失。

上面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它只是考察了一下机会成本的概念,而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带来的收益和损失更多地是体现出不同质性,就是无法直接对比,象上面的题,只要 AI 大于 0 ,我估计就会选择 B ,但如果题目变成:公司选择 A 项目可以要花半年,获利 500 万,而选择 B ,则要花 9 个月,没有直接获利,但获得了某一国际知名质量认证,有了一张产品的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那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两个项目的机会成本就需要仔细计算了,把不质的结果转变成同质的,可度量和对比的指标。

翻开了书柜中多年没有摸过但一直舍不得扔掉的大学课本(会计学,经济学,企业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概论等),在查阅机会成本的时候,顺便复习了另一个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

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你就可以尝试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层,要给员工涨工资,给 3K 月薪的人增加 1K 带来的效应一般来说是比 6K 月薪增加 1K 大的,可能和 6K 月薪的人增加 2K 的相当,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更对公司有利;另外,经常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看来也是不行的,第一次涨薪 1K 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涨薪 1K,很激动,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 2K ,有点激动,可能增加工作热情;第四次 … … ,直至涨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

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涨薪 1K 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 2K ,第三次需要 3K … … ,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对很多人来说,与 IT 这个行业不可完全兼得。

“机会成本与边际效应”的117个回复

  1. 《致命的均衡》值得一看。个人认为: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仅仅为解释即定事实而存在。不可预测未来,即使预测正确,也是在大概率之下的一种巧合。人、人性的本质才是根本。

  2. 机会成本是唯恐顾此失彼的冠冕堂皇,或者是促以珍惜拥有那永久失去的痛

  3. 如果有两种以上的选择,如生产A产品可获利100元,B产品可获利150元,C产品可获利200元,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该如何计算?

  4. 今天和人争吵啦,就是关于机会成本的话题啊,机会成本是放弃做一件事的成本,那这个成本是随意做另外一件事的成本啊,还是次佳的事的成本啊,

  5. 机会成本是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它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既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它若干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如果有两种以上的选择,如生产A产品可获利100元,B产品可获利150元,C产品可获利200元,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该如何计算”
    选B的机会成本是200元。

  6. 机会成本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只会人为地增加认知成本。由于机会成本是基于现期行为做出的,而现期行为总是在当时状态下最优的,所以了解现期行为的机会成本,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期行为。机会成本只能部分地指导人们的远期行为。因为行为主体总是根据远期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做出最优选择,而不仅仅考虑以前行为的机会成本。

  7.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未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那么如何理解上述这种现象呢?

  8. 我是财经大学毕业的,
    怎么有些人看一些有意思的就想学经济学了?
    其实挺枯燥的。。。

  9. 高深的理论为什么难懂?正是因为它缺少通俗的解释。同时相信一句话,那就是“问题总是越辩越明的”。
    还有就是无论是在生活、工作、学习,在这些个人的领域,或者是处于企业集体的决策位置,或者是拥有国家领导人的地位。作为一个人,无论他手中是否拥有决定个人还是大多数人命运的权力,首先是自身是否意识到一个问题,你现在的决定是在做一次选择吗?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一旦你作出了选择,你是否能够看到你的机会成本会发生在哪些地方?谢谢!

  10. 机会成本是要依市场情况而订的。如果热狗公司所有者能够找到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的工作。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了45000美元机会成本,如果他们只能找到5000美元的工作,则机会成本就是5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一文不值,每人聘用他们,则就没有机会成本

  11. 机会成本是要依市场情况而订的。如果热狗公司所有者能够找到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的工作。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了45000美元机会成本,如果他们只能找到5000美元的工作,则机会成本就是5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一文不值,每人聘用他们,则就没有机会成本

  12. 特别说明,开篇精算师的说法是不对的。A、B的机会成本分别是600、500,精算师说得是经济利润

  13. 心有星空, 你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吗?不是的话倒可以表示谅解,是的话真是太对不起教你西方经济学的老师了,要不就是那个西方经济学的老师很臭屁,连这个都没讲!你如果学了就应该对机会成本的概念烂熟于心才对,机会成本也应该会算啊!你理解什么是机会成本吗?翻翻书上的概念吧,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部分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另外,re: 机会成本与边际效应的帖子上也有概念,还有例子。
    其实 草夕 很好的回答了你的问题,就让我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吧,根据机会成本的概念,B产品的机会成本是200元。

  14. 請問如果今天晚上的活動,我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看電影,一個則是逛街,而且只能選擇其中之一。請問如果選擇了看電影,機會成本是放棄逛街所獲得的樂趣加上電影票的支出,還是只有前者?

  15. 小新说的是正确的,既然是微观经济学里的定义,而且是发展那么多年的一门学科,这些概念都是约定俗成的,不是说你个人主观认为如何就如何的。另外希望发表意见的时候多看看书,有点理论根据,千万别误人子弟。为了这个问题,我朋友(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有和我争论,希望大家以后别把做学问当成拍拍脑袋的事情。

  16. Rafael ,电影票是成本,但它是机会成本吗?去看电影得到的娱乐才是机会成本。这些概念很微妙。我刚打算开始由法律转金融,各位多指教。

  17. 经济学是很难的,只不过有的人是照抄搬用罢了.没有理解,鹦鹉学舌

  18. 在经济学中,有一些象机会成本这样的基础名词,经济学家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定义但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其不同的解释但其精髓都是一样的,我个人在看了各位的评论以后和参看了机会成本的定义以后,我认为可以通俗的说,机会成本就是你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利益。鄙人拙见,望各位指点。

  19. 在经济学中,有一些象机会成本这样的基础名词,经济学家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定义但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其不同的解释但其精髓都是一样的,我个人在看了各位的评论以后和参看了机会成本的定义以后,我认为可以通俗的说,机会成本就是你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利益。鄙人拙见,望各位指点。

  20. 想知道的是,找到“所放弃的最大利益”这个机会成本以后,对人们当前的行为还是以后的行为选择有什么意义?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对人的行为选择有帮助吗?

  21. 我想机会成本对选择是有帮助的,在准备跳槽时,可以衡量一下值不值得,避免意气用事.

  22. 按照“机会成本”的定义,“机会成本”是“即时的行为选择”做出以后才产生的。显而易见的是,“即时的行为选择”在当时肯定是最优的,提出事后的“机会成本”并不能影响“即时的行为选择”。
    “准备跳槽”时,不知谁和谁比较?跳槽与否,并不是由跳槽前的“行为”的所谓“机会成本”来决定,而是由跳槽前“行为”的机会收益和其他多种因素决定。实际上,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因素之一,是“原来行为”资源可能产生的机会收益。“机会收益”概念更能解释人们行为选择的走向。

  23. 机会成本只是一个忽悠人的概念,让别人觉得经济学多么的高深,其实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

  24. 边际效应,干吗那么复杂。想一想人均住房为什么是平均一百平方米。而不是一千平方米。

  25. 王经理自己开公司每年可以得到利润6000元同时他给自己开2000元的年薪,如果王经理去别的公司做管理的话可以得到年薪5000元,请问王经理开到别的公司做管理的机会成本?

    我觉得只要涉及到自己给自己开薪水的情况,机会成本就产生了很模糊的现象究竟他到别的公司做管理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2000还是5000-2000?

  26. 今天刚学了这个,看似简单,但是其实挺难的啊!
    我今天在讲台上讲的讲的,自己都有点糊涂。
    还有就是我们老师说边际效用有个替增的成分啊,,怎么理解啊??

  27. 挺有意思,其实机会成本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不管你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它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关键是当你有意识地用机会成本理论指导你自己的时候,你的机会成本就在减小;否则你的机会成本就难说啦。好玩吧

  28. 真有意思,一个题争论了三年多,我是学计算机的,就要 毕业了,最近对经济学有点兴趣。刚开始学不敢妄加评论~!

  29. 经济真的很有趣!大家要认真学哟!推荐一本书《经济逻辑》写得很好,对经济感兴趣的去看看!

  30. 所以加工资的时候,很多公司使用百分比,这样,加工资的感觉就好多了。

  31. 正在写作业,上网查了一下机会成本,就进入了这个讨论。真的很有意思。从三年前一真讨论到现在,受益菲浅。

  32. 小新好象对上面ABC三个产品的回答也有错,因为前提是同一项资源的投入,但给的条件不明,只说生产A有多少收益,B有多少收益,C有多少收益,而没有说明是否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去选择生产的项目。

    如果假设投入是一样的,那么生产了B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同用一资源投入去生产其它,即是A和C中最好的收益,按题中的数据,就是200块钱。

    对“经济理论”关于王经理的那个问题,会计中用的机会成本就是指隐性成本。题目中有三个金额,一是自己公司的收益6000,一是开给自己的钱2000,一是其它公司开的5000元。如果要计算王经理的机会成本,那么他到其它公司任职的机会成本应当是6000块,因为自己公司的利润即是自己的收入,而不是2000,因为2000是包括在6000里的。

  33.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 decision) is the value of the good or service forgone.
    见老萨的《经济学》16版14页左栏及128页左栏

    这里是非A即B的选择
    如果选择了A,B就是放弃的最优选择。所以选择A项目的机会成本就是B的价值,即600块。
    同理,选择B项目的机会成本就是500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