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次通过“中外运-敦豪”的一次快递,亲身感受到这种“吓一跳”的滋味。
MS 总部从 1 月 26 日寄出 MVP Award 快递包之后,在随后的电子邮件中给出了每个人的 DHL 快件追踪号(Track Number),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个号码,以为只有在好长时间收不到快件时,与 DHL 联系时才能用得着它。
经 MVP Lead – Grace 的邮件指点,称可以在“中外运-敦豪”的网站 上进行快件追踪,基于多年与中国邮政接触的经验,此时我仍然不在意这个所谓的“快件追踪”有多大意义。做的再好,一件货物也无非就是“开始运输”、“运输途中”、“到达”这几个状态而已,实在没什么好查的,不用查都知道它是在“运输途中”。
但在 DHL 网站上查询出来的结果让我“吓一跳”,查询结果中详细列出了货物的运输过程:“从发件人处提取”、“在发件人处操作”、“离开转运地”、“到达转运地”、“到达海关,等待清关”、“清关中”等非常明细的内容…… 而且还有详细的时间和地点纪录,有了这些记录,你几乎可以在地球仪上按时间画一条清晰的运输路线出来 ……
随后的结果更是让我吃惊,按照 DHL 网站的“客户科技”说明,用户除了在线输入 Track Number 追踪快件外,还可以用 E-mail 来追踪,直接向 [email protected] 发送一封邮件,主题为 Track Number,我试了一下,不到 30 秒,邮件自动回复了,和 Web 查询结果完全一致;而且除了邮件外,还可以用手机短消息(SMS)查询,短消息内容为 Track Number,发向一个指定的号码,发出消息后不过 5 秒,就收到一条回复消息,内容为快件最近的状态。除了这种用户主动查询的方式,DHL 还向用户提供了主动通知的服务,即快件在状态发生变化后,会及时用电子邮件和短消息通知用户。
物流/快递能做的这种程度,真是无可挑剔了。在快件收到之前,我一直在想 DHL 是如何实现这一切的,难道在每个转运点由很多录入人员不停地输入/更改快件的状态吗?等到我签收快件时,看到 DHL 工作人员开着一辆不错的快递车,都有一个带天线的手持设备,并且安装有条形码扫描设备,当我看到他在手持设备上手写了一些东西,然后向我的包上的条形码扫描了一下,我才恍然大悟 DHL 的快件跟踪系统的运作原理,一切奥秘都在那个带无线传输的手持设备上。等我拿到快件回到楼上 3 分钟后,再刷新 DHL 的快件追踪页面,状态已被改为“快件已经派送并签收”,这种信息化程度真是让人心惊肉跳 ….. 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太多太多 ……
虽然 PocketPC 也玩了不少时间,可净是些 GPRS、BlueTooth、AvantGo、合发金条、AOE 之类的东西,从来没有想过用它来做点正经事,去年在电视上看到联合国的伊拉克武器核查组在使用一种核辐射检查设备,就是一个“探头”上绑一个 IPAQ ,当时就让我很汗颜,今日更甚 …
在国内的信息化还算做的不错的各大银行,尚不能对资金的转帐(Transfer)做出如此细致的追踪(有时候甚至同一银行内部在同一城市也做不到这一点)。想一想,资金的转移全是无形的数字信息的流转,它比有形的货物跟踪可简单多了,如果国外的银行都能和 DHL 在信息化上有同样的功底,那国内的银行和国外银行的 10 年的科技水平差距的说法,绝不是耸人听闻。
当然了,看了 DHL ,想想我们的快递,北京的快递公司、各大网上书店、商城的货物配送等好多业务还是用自行车来完成的,如果这也能被称为物流的话,那真是让人可怜和心酸,什么时候它们才能成长得和 DHL 一样呀 …
查看:快件追踪(Web) | 快件追踪(E-mail)
查看:中外运-敦豪 | DHL客户科技
看了你的这篇文章.有一点启发.手头有一个物流项目.考虑跟移动合作呢.
这种增值应用与“水泥”的完美结合,真令人神往。不过没有前端的手持设备的实时更新,也不会有这么美满的效果,最多也就是“高维信诚·移动商务”的模样。
:)
那是在大城市哈,我在四川峨眉,取DHL的东西都必须坐两小时高速大巴到成都取:(
物流这项业务。其影响力完全可以达到控制整个市场的能力。
“控制物流,也就是控制市场”——不是我说的:)
UPS好像没有提供短信跟踪包裹,没有在她的主页上看到。??
发送"TR 1Z23X45E6789123456"
到 135 1106 5166 即可
*TR后面有个空格
*1Z那串 就是追踪号码
其实实现的技术很简单,FEDEX早在80年代初就在亚洲区实现了,主要是资金问题和客户需求的迫切性。
中国邮政和敦豪比落后上百年啊
我们DHL的全球网络都是自己专用的只要有DHL分公司在的地方,我们的专用光缆就通到那里。你上面所说的是我们在中国才用无线上网扫描枪,每只价格在2万人民币左右,是POCKETPC及微软公司专为DHL定做的。以前我们用的是有线上网传输枪,必须回到公司才能将数据上网或打电话回公司将数据报上网比较慢,给客户信息传递滞后,不能达到TSP标准。所以我们在中国的每个分公司都配了30-60把左右的无线枪。我们的送取件车辆标准是在18-23万每辆标准,。
我用过几次DHL,个人认为没有联邦快递好。发票说是3个工作日送来,但总是迟迟不能给,要打电话催好几次才能送来。
并且经常出故障,又一次很重要的文件被耽误了1个月:(
不敢再尝试了。
My package been transfered through Beijing office, now can not find where it is, the No is:2950631891, from Newzeland to China, Urumqi of Xinjiang, please asst. to find, it’s urgent
Helena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企业的发展之路也是如此。中国的快递业缺少的正是这段发展之路和自身网络的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我想中国快递业要变大变强,首先,就是要有信心和决心,其实我们也能够做到!我相信!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企业的发展之路也是如此。中国的快递业缺少的正是这段发展之路和自身网络的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我想中国快递业要变大变强,首先,就是要有信心和决心,其实我们也能够做到!我相信!
如果把国内现有的快递公司组合起来,那人力物力也是很可观的,只是小公司多如牛毛,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真正能做大的凤毛麟角,中国邮政垄断了这么多年,还是只做出这种成绩,令人汗颜
现在四大快件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其实就是服务意识的竞争。Fedex做美国的比较好,劣势在于,所有欧洲快件经过美国一转,该扣的都扣下了……偶们DHL做亚太地区的很好的呀。
请问,成都公司的电话号码
我的体验正好相反。无论多么非凡的科技,都要靠人的操作。客户的满意才是最终的评价。仙桃人不要以偏概全喔
我给他们发邮件了,他们也没回啊,
可以看看http://baike.baidu.com/comment/id=418624&pn=0
<a href="http://www.simite.com">Analog Semiconductor</a> <a href="http://www.simite.com">Dallas Semiconductor</a>
http://www.simite.com